咨询热线:010-63716865

  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资讯动态 > 相关技术 > 光解水技术的效率达100%,你信吗?
点击返回新闻列表  
光解水技术的效率达100%,你信吗?
发布时间:2021-08-24    浏览量:5790

光解水制氢技术始自1972年,随着电极电解水向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多相光催化的演变和TiO2以外的光催化剂的相继发现,兴起了以光催化方法分解水制氢(简称光解水)的研究,并在光催化剂的合成、改性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。

光解水的原理为:光辐射在半导体上,当辐射的能量大于或相当于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时,半导体内电子受激发从价带跃迁到导带,而空穴则留在价带,使电子和空穴发生分离,然后分别在半导体的不同位置将水还原成氢气或者将水氧化成氧气。

近日,来自日本信州大学KazuhikoSeki教授和东京大学KazunariDomen教授等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铝掺杂钛酸锶(SrTiO3:Al)光催化剂,并且通过选择性将两种助催化剂Rh/Cr2O3、CoOOH引入到析氢反应以及析氧反应中,实现了在波长350-360nm的紫外光照射下,极高的光催化全解水的外量子效率,EQE高达96%,创下了光催化全解水的新纪录。

在过去的光全分解水的研究中,外量子效率一直无法达到100%的一种重要原因就是电荷重组,即空穴与电子在未参与光解水过程之前,又重新结合在一起,这一过程严重降低了能量转化效率。为了避免这一过程,研究团队采用了两种手段:第一通过提高光催化剂粒子的结晶度,减少晶格缺陷。第二将少量铝原子融入晶格中,减少晶格中的化学缺陷数量。此外,研究团队还发现,在钛酸锶SrTiO3晶体中,空穴和电子会聚集在不同的晶体面上,并且利用这一现象,采用逐步光沉积法,将合适的催化剂专门链接到反应发生的位点,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电荷复合。


最新文章
光催化降解污染物:绿色环境治理的技术革新
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技术通过半导体材料在光照下产生的活性自由基(如·OH、O₂⁻),将有机污染物高效矿化为CO₂和H₂O,是应对工业废水、VOCs(挥发性有机物)及新兴污染物治理的核心解决方案。针对传统处理技术存在的能耗高、二次污染风险及难降解物质处理效率低等痛点,新一代光催化系统通过宽光谱激发技术、智能在线监测模块及多相反应协同设计,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级应用的全流程精准控制。本文深度解析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技术原理、设备方案与典型应用场景,结合中教金源光催化实验系统,为环境治理研究提供科学指导。
太阳能光催化水制氢技术解析:原理、设备与未来趋势|中教金源
解析太阳能光催化水制氢技术原理与核心设备,涵盖光催化剂筛选、反应系统集成及效率优化方案,结合中教金源氙灯光源、在线质谱仪及高压反应釜等产品,为科研与工业用户提供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指南。
紫外区单波长滤光片:精准光谱调控的科研基石
紫外区单波长滤光片是光谱分析、光催化研究及光化学实验中的核心光学元件,通过选择性透过特定波长紫外光(如254nm、365nm等),为科研提供精准的光谱调控能力。这类滤光片在光解水制氢、污染物降解、光敏材料表征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,但其性能受透过率精度、热稳定性及抗损伤阈值等参数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可靠性。
2022-2025@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安网备11010602007561        京ICP备10039872-1号

服务热线

010-63716865

扫一扫,了解更多

在线咨询
在线客服1
请您留言

感谢您的关注,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,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。

提交